節目名稱:《Q&A》首部曲 ─ 蔡柏璋系列作品
演出單位:台南人劇團
時間:2015/01/18 (日) 14:30
地點:台北市社教館城市舞台 (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 )
這是我第一次看台南人劇團與蔡柏璋的演出,在這之前身旁的朋友都對台南人的戲以及蔡柏璋本人讚譽有加,而我在因緣際會下卻一直錯過,不過我曾在網路上看過蔡柏主題為『別落入不思考的鄉愿陷阱』的演講,一場簡短卻讓我大為感動的演講。接著,在台南人劇團的粉絲頁上聽到這首首部曲與二部曲的主題曲「至少我還可以」,這首歌在沒看戲之前聽著,覺得很可愛、很真誠,加上他的聲音讓人覺得很感動。因為這場演講以及這首歌,讓我對蔡柏的印象極好,覺得他是一個善於分析、表達自己,很會說故事的一個人。
這個故事由劉憶車禍失憶開始說起,劇情在時而當下、時而過去的交錯敘述著,如果一個疏忽就會錯過劇情,搞不清故事在說甚麼。整體而言這是一個很棒的劇本,若改編成電視電影,那其中很多細節可以補充的更好,例如場景以及人物故事等,首部曲全長150分鐘真是太短了,而舞台本身也有許多限制,導致必須用重點式與簡潔的場景去說故事,也因為這樣敘述過快,導致很少看演出的朋友會有不容易理解劇情的狀況發生,這對這故事本身來說蠻可惜的。但卻不影響故事本身的進行,觀著對人物情感的感受就是。
首部曲感覺上是為了鋪陳二在走,也表達了許多編劇本身想說的事,同性戀、異性戀、多元成家等等,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,可以有很多層次的討論,而整齣戲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處理一些尖銳的問題,以人物本身的經歷來陳述答案。而劉憶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尋找著真正的自己,一直在問自己是誰。如同我們現實人生,當人生存在這個世上,面對各式各樣的謊言,不論是善意的、惡意的;自己說的或別人說的,經過時間的沖刷、發酵,在這樣的環境下,都已經迷失掉真實的自己,而劉憶藉由遺忘來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,卻在這當中又陷入許多謊言之中。
這齣戲的舞台設計很特別,後方有一個由正面看會是一組二乘四共八個的方框,初看只是方框一般的背景,但隨著劇情的推演,框的前面與後面都有可以上下拉的平面板子,前方那組是霧面與直條紋的互換,後方那組有木板面、透明還有飛機艙等等,配合場景可做多種變幻,非常有趣別緻的設計。而劇中所有的傢俱道具都擺放在舞台上有一塊特別高的地方之兩側,就好像劇中真真假假、虛實交替的感覺,跟觀眾說你們是在看一齣戲,也是一齣真實上演的人生。
這是一個劉憶在尋找自己的過程,也是觀眾們可以透過劉憶看到身邊的人更多不同的可能,以及跟著尋找真正自己的一齣戲。如何誠實的面對自己。
最後送上首部曲的主題曲:至少我還可以。看過這齣戲之後,再聽這首歌更加體會到主角的感受,愛上一個人卻不能對他說愛,而且還要看著他喜歡別人,真是一種咬牙切齒的默默喜歡(攤手)。
以上圖片取自台南人劇團粉絲頁。
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-寫手扶植計畫提供,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。